有人問我,和柯P比鄰而坐,有没有向市長提出什麼建言?
其實大部份的時候是柯P在說話,因為大家都期待他“開示”。幸好他不是個喜欢造神的人,身為看盡生死百態的重症加護專家,更明白個人的能力之有限,因此他其實也很喜歡聽聽別人的意見。
我僅僅向他提出一點……
希望訂出日落條款,在3-5年後,台北市不再有摩托車!这几年的時間,讓相關業者可以过渡因应,民眾也可以逐漸適应。
其實我有这個想法已经很多年,三四年前也曾在餐叙中遇見老友,也是當時的台北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,向他提起过。
世界上先進的都会,都没有摩托車!
連没有地鐵/捷運的厦門市,都没有机車!
摩托車骑士是肉包鐵,開汽車是鐵包肉!
目前每週至少有兩三位大学生死於骑机車的車禍意外!
每年有不少机車骑士骑進正要右轉,看不見死角的大货車輪下而歸天!
台灣為何不像美國一樣红灯可右轉?原因可能不少,其中之一是右边有一大群机車骑士呢!
由於摩托車為数眾多,而車道不足,時常闖入禁行机車的內線車道,或夾在兩線汽車中蛇行,險象环生!
眾多汽車族,尤其小黄稳將,几乎都認為机車是台北市交通的乱源!
台北市是目前台湾唯一有资格訂定廢机車落日條款的城市,因為捷運、公車已四通八達,中型巴士和康復巴士皆已進入小巷,到處是方便的U Bike, 加上柯市長打算全市廣設計程車招呼站……总之,大眾運輸已相當完備。
如果在几年之後台北市不再有摩托車,不但交通改善,每年少很多人死或伤於机車
意外,空氣也可望改善不少!而空氣和水、陽光三者是人類存活最基本的必須品!
在此同時,除了持續改善骑自行車的环境,鼓勵骑脚踏車之外,也可鼓勵电動自行車,並設計限速30公里以下。这样对於邮差、快遞業者、……可能会比只限開汽車方便些。
當然,这样只会減少空污,肉包鐵的狀況还是存在。如果像哥本哈根一样,即使在單向只有兩線道的狀況下,仍然汽車只有一線道可用,另一線则是自行車道,如此则自行車、电动自行車的行車安全保障並不差。